腹股沟疝气是儿外科的常见病之一,临床上多见于右侧腹股沟。目前腹腔镜下手术治疗小儿疝气是最主要的方式,其优点是创伤小,恢复快,同时可在术中对另一侧腹股沟进行探查。
骶管阻滞
骶管阻滞具有易于掌握、成功率高、并发症少、起效快速、效果可靠、费用较低、降低全麻药用量和极少呼吸抑制等优点,是小儿麻醉领域最为普及和常用的区域阻滞技术。
骶管阻滞通过将局麻药经骶裂孔注入骶部硬膜外间隙,阻滞骶神经,使其支配区域暂时性麻痹,是一种简单、有效的中枢神经阻滞类型。
传统的骶管阻滞以尾骨、骶骨角进行定位,寻找骶裂孔。
脊髓及其被膜
传统骶管阻滞是否成功靠麻醉医生主观感觉,由于小儿解剖结构异常易导致骶管穿刺失败,并且当针穿过骶管时,存在硬膜或血管穿透的风险。
超声引导下可显著降低骶管穿刺失败率、减少血管神经损伤等情况,极大提高了骶管阻滞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超声引导下骶管阻滞
超声扫描,可以识别血管、神经、肌肉、肌腱、关节等组织。
骶管穿刺之前,先行腰骶部超声检查,判断有无脊柱畸形、脊柱裂、脊柱周围疾病、骨质破坏、关节韧带炎症改变等情况。预先制定麻醉方案,评估骶管阻滞的可行性及阻滞后的有效性。
超声引导下骶管阻滞的方式进行麻醉,通过超声探头垂直置放于患儿的脊柱,此时如若观察到高亮区域则为患儿的骶骨,基于患儿的骶骨进而观察患儿的骶尾韧带和骶裂孔等结构。
随着超声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超声技术改“盲探”为“可视”,提高了麻醉安全性,骶管阻滞的并发症已非常少见。
超声引导下的骶管阻滞可以连续、多切面、多角度识别骶管结构,骶管内空间,测量空间深度,准确定位骶裂孔,指导穿刺路径,直视穿刺过程,减少反复穿刺,显著降低骶管阻滞的失败率,减少血管神经损伤,局麻药毒性反应等情况。
超声辅助下可实时观察麻醉药进入骶管扩散的情况,还可以动态评估麻醉药的分布和二次分布情况,评估局麻药注射速度、局麻药总容量与骶管阻滞麻醉平面之间的关系,极大提高了骶管阻滞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有研究表明,疼痛被认为是麻醉苏醒期躁动发生的主要原因。
骶管阻滞对于腹腔镜疝气手术患儿术后早期有良好的镇痛效果,随着急性炎症期的逐渐消退,腹壁切口疼痛成为术后疼痛的主要原因,骶管阻滞对躯体感觉神经和内脏感觉神经均有很好的阻断作用,能有效阻断腹壁和内脏伤害性刺激引起的疼痛。
地 址:深圳市南山区西丽街道阳光社区松白路1002号百旺信工业园9栋405
电 话:(86)0755-86392506
售后热线:(86)0755-86392657
邮 箱:sales@sonolepu.com
©2017 深圳中科乐普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537289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