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20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将新型冠状病毒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防控措施,并随后出台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以规范临床诊疗。
新型冠状病毒潜伏期为1~14d,多为3~7d,以发热、乏力、干咳为主要表现,重型患者多在1周后出现呼吸困难和/或低氧血症,严重者迅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等。
值得关注的是,据报道,部分新冠肺炎患者可出现血清转氨酶、乳酸脱氢酶升高等肝损伤表现,甚至出现肝功能衰竭,提示新冠病毒也可能导致肝损伤。
近日,美国波士顿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在北美放射学会(RSNA)年会上发表的一项题为"COVID-19 Patients Show Liver Injury Months After Infection"的新研究。
研究论文指路:
https://press.rsna.org/pressrelease/2022_resources/2389/abstract.pdf
研究人员通过使用剪切波弹性成像超声对患者进行肝脏硬度测量。
该研究表明,感染新冠与肝脏硬度增加有关,可能导致长期的肝损伤。
该研究对已受到感染多周(平均44周)的新冠阳性患者进行剪切波弹性成像超声检查,并与对照组患者的肝脏硬度进行对照。
对弹性成像结果的统计分析显示,新冠阳性患者的肝脏硬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新型冠状病毒可能造成长期肝损。
目前,多项研究表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的肝损主要是由于全身炎症反应、多器官功能障碍、呼吸窘迫综合征、药物相关性肝损伤等非病毒因素所致的继发性肝损伤。
新型冠状病毒患者的肝功能异常可能是由多种非病毒因素所致的继发性肝损伤,其中药物性肝损伤的可能性较大。
肝损伤的有无、程度轻重和原因主要通过实验室检测结合影像学检查综合评估。
实验室检测主要包括血常规、凝血功能常规、肝肾功能、心肌酶、血氨、血气分析、电解质等。
一方面判断肝损伤的程度,另一方面评估是否合并肝功能不全、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凝血功能障碍、电解质酸碱失衡。
既往有慢性乙型肝炎或丙型肝炎患者需行病毒学检测判断体内病毒量。
同时,可进行剪切波弹性成像腹部超声,定量检测肝脏硬度,准确评估肝脏纤维化的程度,具有良好的可重复性。
乐普 LE-20超声诊断仪
对于新冠肺炎患者,需密切关注患者是否合并肝脏基础疾病,在继续原治疗的情况下,监测肝功能并评估肝损伤程度。对于存在肝损伤患者,需给予积极的护肝降酶治疗,防治肝功能不全、肝性脑病等并发症。
地 址:深圳市南山区西丽街道阳光社区松白路1002号百旺信工业园9栋405
电 话:(86)0755-86392506
售后热线:(86)0755-86392657
邮 箱:sales@sonolepu.com
©2017 深圳中科乐普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202537289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