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骤停是指心脏泵血功能机械活动的突然停止,引起全身血液循环中断、呼吸停止以及意识丧失。心脏骤停是患者最危急的状况,进展迅速、病情危重,存活率极低。
心肺复苏(CPR)技术是目前有效提高心脏骤停患者生存率,恢复其基础生命支持的重要技术。及时、准确和可靠的心肺复苏措施是心脏骤停患者抢救成功的关键。心肺复苏主要是利用人工呼吸、胸外人工按压以及电除颤方法对发生心脏骤停的患者进行治疗,使患者的心跳以及呼吸恢复。
然而由于患者在就诊和抢救的过程中形势危急难以明确心脏骤停的病因,同时心肺复苏作为一种标准的程序性的抢救措施,对于不同的个体缺乏具有针对性的举措指引,从而可能无法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治疗。
随着我国的超声诊断技术在不断提高,超声检测被广泛应用在需要进行急诊抢救的患者中,可以及时有效地对心肺复苏患者的心脏节律以及心脏收缩功能、血流动力学情况进行观察,还能够通过超声诊断方法建立人工气道。
床旁超声作为一种有效手段,通常可简单快速的识别心脏骤停的可逆性病因,为患者选择合适的气管导管,确认气管内插管的位置,还可有效评估机械通气效果,对复苏后的器官功能作出客观评价,指导心脏骤停患者的呼吸治疗,并可对干预后的器官复苏效果作出评价,后再反馈指导下一步的治疗。
指南推荐
美国心脏协会(AHA)于Circulation杂志在线发布了“2015心肺复苏及心血管急救指南更新”,指南根据5年中最新循证医学证据对2010年版指南进行了更新,并首次使用了建议级别和证据水平的全新定义。
指南中明确推荐了超声检查技术在心肺复苏时的应用建议(2B类推荐)。
更新指南推荐:在心脏骤停时,施救者可采取特定的策略将超声引入到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流程中,用来帮助评判心肺复苏的实施、策略和时限。
床旁超声
床旁超声可直观地观察到心脏的运动是否存在或消失,以此来判断患者是否心脏骤停。
一直以来,临床上常通过无创血压和大动脉搏动来判断是否存在心脏骤停,但准确度较低,且容易被误判,导致不必要的胸外按压。此时床旁进行心脏超声检查就能明确患者是否存在心脏骤停,从而决定是否需要实施胸外按压。
超声能帮助施救者判断心脏骤停的类型,尤其是区分心室颤动和心搏停止。
床旁超声能识别假性无脉电活动(PEA),这可能是将超声整合到心肺复苏流程中的最大益处。
假性PEA
PEA指监护仪显示存在心电活动,但心肌无机械收缩,无法触及动脉搏动,即所谓的电机械分离。
假性PEA指无法触及大动脉搏动,但确实存在心肌收缩的情况。
临床常见于严重低血容量、大面积心梗、肺栓塞、心包填塞等。其原因或是因为心脏前负荷过低(严重低血容量)、左心收缩功能障碍(大面积心梗)、右心后负荷过高(肺栓塞)、心脏充盈受限(心包填塞)等导致左心心排血量(CO)严重减低,进而导致血压严重降低,低于手指所能感知的阈值(假性无脉)。
地 址:深圳市南山区西丽街道阳光社区松白路1002号百旺信工业园9栋405
电 话:(86)0755-86392506
售后热线:(86)0755-86392657
邮 箱:sales@sonolepu.com
©2017 深圳中科乐普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粤)-ICP备13012321号-1]